17年前的电商三大巨头告诉了我们今天如何面对疫情难关
作者:超管 2020-02-03阅读()
2020年,注定是不同凡响的一年,从告别过去的“依旧(19)爱你(20)”,到新春的几家欢喜几家愁,疫情的爆发,牵引着无数中国人民的心,我们从未想过,17年前的“瘟疫灾难”如今会老话重提,也从未想过野味病毒会再次带来重击,全国人民一同被“禁足”。
这一次国际重大卫生事件,同时导致了所有城市人心惶惶不安,无法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更是让各大企业面对重大的考验。有人说:2020年的春节,全国都在家“坐月子”。
在这场瘟疫面前,各大互联网公司同时也出手做出了相应的措施,打响“抗疫战”。不仅有效的控制了互联网局面,稳定公司发展,同时还利用了自身优势为国家人民贡献。
1月21日,随着疫情逐步上升,阿里巴巴在淘宝公布“平台所有口罩决不允许涨价”官方启动的专项补贴。阿里健康联合支付宝紧急上线了在线义诊服务。只要打开支付宝,搜索“问专家”,即可就一些日常疾病免费得到来自在全国各地医疗机构的医生专业意见。同时,还有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全国多家三甲医院内科、儿科、皮肤、心理等科室的专家级医生为湖北当地民众提供0.1元义诊服务。
1月22日,京东平台口罩累计售出超过1.26亿只、消毒液累计销售31万瓶,洗手液累计销售100万瓶,同时宣布将向武汉分批捐赠100万个口罩和6万种医疗用品。
1月23日,腾讯在微信搜一搜等产品端紧急上线“发热门诊地图”,以此来方便怀疑自己染病或需要做相关检查的市民,准确找到定点收治医院设有发热门诊的医院;在微信的腾讯服务中增加了“医疗健康”程序,报道全国新冠状肺炎疫情动态,增加防护知识。
其实,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阿里巴巴、腾讯、京东在有条不紊的状态下作出了这样有效的应急措施,是因为早在17年前的“非典”时刻, 就已经经历了一次这样难关时刻。对于那时互联网事业还不成熟的京东、腾讯、阿里巴巴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但他们没有坐以待毙,反而在非典过后,赢得报复性的增长,成为如今各自行业的巨头。
阿里:“本性不改” 面对危机 研发C端零售平台
2003年5月,一场非典给阿里巴巴带来了一场灾难性的打击,因为阿里巴巴的一名员工感染非典,导致全公司五百多人被在家隔离,同时马云被关在家里,大门被紧锁,社区、防疫站、公安严密看守。
那一年,虽然广州已经被定为疫区,但是广交会还是照常举行,阿里巴巴亦派员参加。5月5日,在阿里巴巴工作的一位女同事因参加广交会被高烧送医,5月7日正式公布为确诊案例,由于从广州返回杭州,正常回公司上班,所以按照规定,阿里巴巴公司全体都需要接受隔离筛查。
在那时,阿里巴巴作为一个仅有4年的创业型公司,灾情之下,根本没有其他选择,马云和所有员工被关在各自家里隔离12天,一日三餐由政府送到,每天两次有穿着隔离防护服的防疫人员到家里喷药消毒。在这种情形下,心理压力本就巨大,再加上广交会的出使让杭州市造成最大规模隔离,社会的巨大经济亏损成本,连当时的人民日报都以《麻痹为代价》为标题,做出了严厉批评。
马云的心理压力,更是如泰山压顶般喘不出气来。
面对铺天盖地的指责,马云写了一封公开信,说到:“这几天我的心情很沉重!从上午知道确诊后到现在,我一直想向所有的人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今天有任何事可以交换我们不幸患病的同事的健康,如果今天我们可以做任何事来确保同事和杭城父老兄弟姐妹的健康,我愿意付出一切!”
同时,在隔离期间,马云作出了一系列相应的准备:
5月6日,在公布隔离消息后,阿里巴巴连同公布了一则在家办公的讯息,员工们有条不紊的按照计划进行;阿里联系杭州市电信部门,并派出公司的技术保障人员,确保每位同事家里都能联网,并接入公司系统;同时,更改业务工作和汇报流程。
在这段“异地办公”期间,阿里的所有员工自觉每天八点开始工作,除去中午吃饭外,下午继续工作至八九点,所有员工把公司业务电话转接到家里,从每一位员工家属到每一位员工,接到电话后,第一句说的一定是“您好,阿里巴巴”
好在,杭州市政府和宣传部门,在公布消息时,没有透露阿里巴巴的信息。各大媒体的报道,也只是说杭州某网络公司。很多客户并不知道阿里巴巴出现了疫情。
然而,让人更意想不到的是,在非典时期,阿里巴巴还做出另一番举动,那就是推动淘宝。在面对个人零售方面,马云发现了全新的商业契机,秘密组建研发团队小组。5月10日,淘宝上线!
面对这场战疫,马云用超凡的意志力和应变能力,成就了今天阿里巴巴集团,正如阿里巴巴前CEO卫哲曾经的评论:没有遇到‘非典’,可能阿里巴巴就没了,‘非典’给阿里巴巴作了最大的推广,当时是每个人被迫都必须要用互联网的。
从京东多媒体走向京东电商
17年前,京东还和电商没有任何关系,那时的全名叫“京东多媒体”,是一家主要卖CD光盘刻录机的公司,从1998年在中关村海沙市场一个几平米小柜台起步,在短短的4年时间里,成为了全国最大的光磁盘销售商,占到全国光磁产品60%的市场份额。
但万万没想到,非典期间造成了全国恐慌。2003年3月6日北京通报了第一例非典病例,霎时之间,整个北京风声鹤唳,所有商城门可罗雀。此前生意正在高速发展的京东多媒体,本来囤了一批货,刹那间全部积压在仓库,一台都卖不出去,随着与疫情的发展,不得已之下,刘强东将12家店铺全部关闭。
当时的京东多媒体账面上的两千多万资金,仅仅在非典爆发的21天里,就亏掉800多万。也就是说,这家公司三个月就要倒闭。
因非典形式所迫,刘强东在一位员工的启发下,开始动员员工在各网站发帖,注册了几百个 QQ 号去推销,经过实力和口碑的传播,第一天就成交了 6 笔生意。
刘强东备受鼓舞,他与CDbest干脆达成一份协议——后者帮助推广,他则为对方提成。合作进行的异常顺利,不仅光磁产品销量大增,而且用户还纷纷向京东订购其它电子产品,例如CPU、硬盘和CD机。
刘强东和几名经理没日没夜地泡在论坛和QQ上,凌晨还在发帖、回帖,一大早就四处发货。
那还是很原始的电商模式,员工们需要用纸、笔记下已经汇款的客户;在产品寄出之后,再发短信告知客户快递号,如果客户距离中关村不远,则会安排员工自己开着小货车上门送货。
2003 年 6 月底,非典得到控制,刘强东线下的生意恢复正常,但心有余悸的他仍继续经营线上市场。
2004 年,刘强东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关闭实体店,彻底转型做电子商务。当时,京东 12 家连锁店占到公司销售额的 90%、利润的 95%,转型意味着放弃 95% 的成熟市场,但刘强东依然态度坚决,他清楚自己的资源不足以同时支撑线上、线下的同时发展。在必须二选一的情形下,刘强东站在了电商这一边,去争取 5% 的不确定市场。从此,京东走上了电商之路。
腾讯游戏的突飞猛进
2003年9月,QQ的注册用户上升至2亿。腾讯在当时得以快速发展并不意外。
当年腾讯做了两件大事:上线QQ秀和Q币,为腾讯找到互联网增值服务这一“变现”途径;推出QQ游戏平台,首次迈入游戏领域,开启了腾讯构建游戏帝国的征程。
2003年8月,腾讯推出了“QQ游戏”。当时,全球最大的休闲游戏平台是鲍岳桥创立的联众。QQ游戏上线之初,版本只有军旗、斗地主、升级、梭哈、象棋五个游戏,联众对其嗤之以鼻,认为只是不足为道的抄袭者。
被联众疏忽的是,QQ游戏背后庞大的QQ用户。2003年底,联众拥有月活用户1500万,同时在线人数超过50万。而QQ日常约有100万人同时在线,QQ游戏的各项数据都在快速增长。
一年之后,QQ游戏在线人数达到62万,此后不久便反超了联众,在当年12月突破100万人。
多年后,增值服务与游戏共同构成腾讯收入的主力军,游戏也成为腾讯庞大网络帝国的根基。
众志成城 攻克难关
面对今天的疫情,相信大家早已做出了相应的准备,从各大高校到各个公司,最近也相继宣布了在家办公,利用互联网科技,远程工作的信息。
正如那句话所说:人虽被隔离,但心却从未远离。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就一定能战胜疫情,攻克难关。
让一起携手,为2020,为中国,为武汉,为明天加油!
更多行业资讯 欢迎关注公众号:峰任网络营销